很多新手会在选择主机问题上纠结,那么我们这次就这方面问题给大家一个方向型建议,给大家一些例子参考希望可给到大家一个判断标准。
先说一下误区吧
大多数在选择的标准上都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:
1、省钱,便宜就行,不玩大烟雾。
2、一步到位,买个最贵的,以后不用再更换了。
这两个主体选购的误区,也是两种极端,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。通过上面我们的亲身经历,大家已经能明白第一个误区了。99%的人刚接触电子烟的时候都是为了代替香烟,都说过不玩大烟雾,不需要高功率,最后却都食言了。
这与电子烟领域的特点有关。随着你对电子烟的了解,哪怕发热丝线圈的一个不同数据,如果你不自己尝试一下,就会一直很好奇,甚至寝食难安。只有自己试过了才知道具体感受。小小的发热丝线圈数据尚且如此,更何况更具体的不同种类的雾化器、烟油和主体设备呢?
之所以说第二点“一步到位”也是误区,是因为电子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和手机、电脑、电视这些产品一样,也是电子类产品的一种。电子类产品的特性就是产品功能更新周期短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。比如“苹果”手机刚上市的时候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速度、用户体验上来说,都是当时最先进的了。很多人都觉得,这是能用一辈子的电话。
下面给大家举例子看看。
例子一:
从经验出发,我们在刚接触电子烟的时候,和大家一样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代替香烟。对于“大烟雾”、“滴油”都非常的不感兴趣,甚至还很排斥,认为很另类,玩大烟雾的都不是“好孩子”。
结果:
于是我们根据“省钱”、“安全”、“一次性投资”的原则,选择了一款当时最便宜的调压杆——VAMO V5。150块的价格在当时来说非常便宜了。而且最高15w的功率,最低1.3Ω的工作阻值对于搭配储油雾化器来说足够了。
例子二: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对电子烟的了解日益深入,逐渐的发现手中的VAMO V5在性能上有些吃力了。当时流行的KFL“双发”根本无法体验。因为V5最低要1.3Ω才能工作,意味着要做两个2.6Ω的发热丝线圈才能总体满足1.3Ω的最低标准。而单体2.6Ω的发热丝长度是难以想象的,更别说两个这样的线圈要一起安装在雾化器窄小的雾化仓内了。
结果:
无奈之下,我们又要考虑购买新的设备了。
例子三:
随着对高功率需要的日益增长,我们后来又先后购买了DNA50,50w、克莱朋T6,100w、思格雷100w。后期因为“温控”的流行,我们再次购入了北极豚T-Gi温控150w主机。回过头看,不考虑出品年代的话,只需要购买北极豚T-Gi一个温控大功率主机就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。前面的各种主体设备等于是重复投资,
结果:
虽然我们的本意是省钱,结果反而更加浪费了金钱。
这些就是我们常常会进入的误区了。总得来说,选择设备其实是可以随缘的,这个真的是像找女朋友一样。我们如果有更好的办法,会接着和大家讨论。这次就先到这里。